通常人们以为,鉴定主要是指鉴定某件古董的真伪,而鉴定真伪的首要点就是鉴别质料,就像玉器或是宝石,此种鉴别除了依靠人的判断力外,还可以借助于仪器、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科学分析方法来确定 。其次就是作者的真伪,到底是今人的作是古代的真迹。但对于织绣品在一般情况下来说,鉴定倒不需要考虑质料的真假,也基本不用考虑今人的作伪问题,因为在当今社会中,人们还不至于拿人造鸶为冒充真丝,织物作伪也是一项顶尖的科学研究,其难度之高,决非常人可进行,其成本也会高行令人咋舌。因此,质地的真苇塘是否今人作不是织绣品鉴定中的要点。鉴定的主要问题是在于以下三个方面:时代、产地和作者,即这种织绣品是在什么时候做的?哪里做的?谁做的?
要解决这三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进行分析判断,前面几章所叙述的如织绣品的款式、品种、图案等都是鉴定时的重要方面,我们必须对诸如此类的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然后再利用这些因素来判断以上的三个问题。
一、年代
年代是鉴定的首要问题。 解决年代简单的方法是进行碳-14的测定。用碳-14来测定有机物年代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方法。其原理是:宇宙射线同地球大气发生作用产生中子,中子同大气氮-14动植物所吸收,动植物体内所含的碳-14又不断地衰变为非放射性的氮-14,其半衰期为5730±年,生物在死亡前体中碳的浓度与空气中的碳-14保持一致,但当死亡后,碳-14只能按规律减少,因此,只要测出其减少的程度,就可以推算它死亡的年代,一切死亡的生物体中的有机物都可用来测定年代。我国从1965年开始用这一方法进行考古年代的测定,但目前国际上所用的方法已可以达至在基本无损伤的情况下测定各个时期的物品。有过,掌握这一方法的国家为数并不多,测试的费用也相当昂贵,作为一般的收藏者,不大有可能去英国伦6敦大学做这一测试,我们只能凭手感目测,凭我们积累起来的经验来判断一件物品的年代。
年代鉴定的要素有如下几点:质地、纹样、色彩、款式、做工等,其实,这就是从作品的技术和艺术两个角度来对其进行考察。
质地即织绣品的底料,它采用的结构很多都具有断代性。例如缎,同样是缎,五枚缎的出现目前所知最早是在元代,如果你所看到的织物是一件五枚缎,那它一般不会早于元代,如果这又是一件八枚缎,则它一般不会早于清工,总是在清代,而且是中晚清的可能性更大。再如罗织物一直流行到明代,但入清之后就基本为四经绞的罗,这种罗织物一直流行到明代,但入清之后就基本绝迹了,因此,如果你发现了一件四经绞的罗,一般就可以断定它是明代或者更早,而如果你找到了一件有着提花的横罗,那它一般不会早于明代,而最大的可能性是在清代。除了织造的质地以外,绣染技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纹样也许是鉴定年代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人们在初看一件织绣品时,有时一下进入不了技术的深度,一般是对作品的样,色彩有个大概的了解,或是说,作品的色彩与纹样总是先声夺人,而且它的随着时代的变化也最为明显,它最能反映这种变化的过程、变化的细节。因此,考察艺术风格或图案会对鉴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不仿来看一下织绣品上龙的变化,这一点也许是各种手工艺品上一致的。明代以前的龙,身体细长,造型多变,龙头扁状,侧面,猪嘴,尖齿,嘴巴上唇明显拉长,并向上翻翘,头上毛发合拢后向上,花肚皮,轮形五爪。到明代中期,龙嘴闭合,上下长短基本相当。到明晚期,龙头加大,双眼突起,嘴开启,常作戏珠状。入清之后,龙身逐渐变粗,龙头如猪,眼神无力,龙发披散。清晚期,龙的造型更加无力。
明代的用色总体上是装饰性强,庄重,万历时期流行著名的万历五色。清前期颜色深、暗、沉重,雍正接近明,开始有些变化,晕色层次多。光绪时特别多用紫色,称为洋莲紫,来自海外,多施于广绣,京苏刺绣也见使用,多在慈禧、光绪时期。粉绿、湖蓝开始用,系化学染。我们了可以把清代马褂上图案和色彩的变化作为实例。如对襟马褂,初尚天青色,至乾隆中期尚玫瑰紫,乾隆晚期流行绛色。《扬州画舫录》亦载:“扬郡著衣尚为新样,十数年前(乾隆初)缎用八团,后变为大洋莲,拱壁蓝,颜色在前尚三蓝、朱墨、库灰、泥金黄,近尚高梁红、樱桃红,谓之福色。”嘉庆时,流行香色、浅达色和棕色,咸丰、同治间,流行蓝、舵、酱、油绿和米色等。至清未光绪宣统时,则用宝蓝、天青、库灰色。
款式也是年代鉴定的重要因素。例如袍衫的款式演变,清初尚长,顺治未减短至膝,不久又加长至脚踝。袍衫在清中后期流行宽松式,有袖大尺余的。甲午战争以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式袍衫的款式也变行紧身起来。
事实上,鉴定织物的年代问题,往往总是综合考察其技术,艺术等诸方面。如沈从文先生在比较明清花锦时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如把明清两代锦缎作个比较,组织图案和配色艺术区别处,似乎要以这么概括说:明代较沉重,调子常带有男性的壮丽,清图案特别华美而秀丽,配色则常常充满一种女性的柔和。两者区别可一望而知。从使用材料说,明清两代也少相同处。
清代彩锦用色较多,如粉紫桃红、檀褐,多配于彩色中,明锦实少见。用金不论片金或捻金多较细,特别是康熙一代,片金也有切缕细如丝发的。特种锦类且擅长用两色金,或四色金,综合交织于一片彩锦中,明代极少见。又由于捻金银线技术提高,因之产生许多种大小中串技捻金银缎,花枝特别活泼秀美。明代盛行洒线衲绣,是用双股衣线在纱地上作铺地锦,上加绒线,本色特别柔和,充满一种青春气息。”沈从文从技术如金线、图案和配色上对明清织锦进行了全面的比较,这样比较的结果,才有利于断代的确定。
二、产地鉴定
织绣品的产地鉴定远较年代鉴定为难。它不像瓷器,窑口的不同、水土的差别会极大地影响瓷器的风格与质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瓷器的风格来鉴定其产地,而丝线的产地要通过现代方法如微量元素来测出简直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织绣,由于此类技术基本不受到水土的影响,而且到明清时期,织绣的生产地相距也比较近,织绣生产的产地同样也很难确定。因此,我们最多只能根据织绣风格来判断某一类织绣产品主要的生产产地,这也就是四大名绣或是三大名锦之类就已算不错了。
刺绣的情况似乎比织物略好一点。由于绣的地域性较大,故在清代已形成了各地的名绣,如苏绣、广绣、京绣、蜀绣、湘绣等。
广绣又称粤绣,是广州一带地区为中心产地的产品,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而著称。所用题材一般较为定型,为杂花百鸟,具体地有百鸟朝凤、孔雀开屏、三羊开泰、杏林春燕、公鸡鹎丹等,布局显得非常之满,往往是少有空隙,即有空隙处也用山水草地枝根等补充,热闹而紧凑。针法丰富,但以擞和针、套针、施毛针为主,绣绒级细,绣面紧密,花卉之间留有水路。用色鲜艳浓重,有时还掺入金线,使画面更加富丽堂皇。广绣的主要作品是镜屏或挂屏等欣赏性作品,但也有作荷包等实用性作品的。
京绣是以北京地区为中心生产的刺绣,其主要特点是铺绒绣,题材多为花果、草虫、诞院小景、戏曲人物等,写实而生动。一般采用工笔为蓝本,绣线为无拈劈绒,以缠针、接针、铺针等主要针法,根据物体的阴阳面,用变换色块及在绣花
色块上黼绣其它针法来表现物象的层次和立体感。绒面薄而均匀,花纹光亮平贴,配色自然鲜艳。
苏绣以苏州、松江一带为中心,该地有着悠久的刺绣历史,尤其是明代顾绣的兴起对苏绣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苏绣的特点是多以写生花鸟画为题材,根据国画画稿作绣本,这样出来的作品多为欣赏品。日用苏绣小品也很多,也多以花鸟虫蝶为主题,风格接近国画小品。为了表现国画中的晕色效果,苏绣针法中多采用套针,让丝线在套接时不露针脚,自然晕色过渡,晕色时的色差非常小,套接非常细,故而苏绣精细雅洁而著名。苏绣小品配色高雅,清淡,花纹边一般留有水路,针脚整齐,绣面稍稍突起。
湘绣是湖南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其特点是构图优美豪放,绣技精巧灵活,色彩丰富艳丽,劈丝细而胜发,无拈而有绒面,故擅长绣绒面花纹,真实感强,又称”羊毛绒绣”,特别是绣狮虎等形象,威武雄健。
蜀绣是四川地区的代表性刺绣,其特点是构图简洁、虚实适宜,针法以套针为主,并有斜滚针、旋针等新的技法,使花鸟纹绣品立体感更强。
织物中最重要的地方性名产为三大名锦,宋锦、蜀锦和云锦,宋锦虽以时代名,云锦虽以纹样名,但事实上都带有极明显的地方色彩,宋锦多产于苏州,云锦多产于南京,而蜀锦自然是产于四川了。不过,织锦在清代并不是最突出的产品,而更为大量的是绫罗绸缎,而当时的丝织业重地基本都集中在江南地区,四川是较为独立的一块,因此,我们可以的南京、苏州、杭州和成都这四个中心作为织物生产产地来考察其特色产品,或许有利于我们对织物产地的判定。
南京在明代时是皇家丝绸生产的重心,到清代康雍时期更是得到了大力发展。其所产织金妆花一类产品,成为当时织造技术最高的代表。宫中所用大红蟒缎、大红缎匹、金拆缨等项主要由江宁承造,除此以外,江宁局还专门织制帛、诰敕、各色驾衣、彩纽和线罗等,特别是宁绸,以染黑色为主,也是南京的特色织品之一。
与南京不同,杭州虽然也有杭锦,也织过蟒缎,但其特色为杭细。由于浙江地区丝质好,所织绫绸轻盈柔软,细腻而有光泽,花纹清晰,所以清宫大量袍服都是采用杭州生产的绫绸缎作面料,用暗花织物作袍服衬里。《大清会典》亦载:“纺丝、纺杭绸项派杭州织造承办。”杭州织造官员也抱怨说“例用杭州缎绸居多”。在近年杭州一带发现的清墓中,也土者大多为杭绫、杭缎与杭绸。另外,杭罗、杭纺等产品至今还是杭州的丝绸名产。浙江湖州则以产绉著名,但这些绉经常以杭州的名义上供。民国时期杭州最有特点的织物是都锦生的像景织物,只要看到这类产品一般都是杭州产的。
苏州的特点似乎有点类似于南京,它也生产大量的重织物,如宋式锦,这是一种纹样风格参照宋代织锦,但组织结构用清代技术的织物。宋式锦主要有三种,一为大锦,又称重锦,质地厚重,色彩丰富,花纹宏大,多用作巨幅挂轴及陈设品;二是小锦,又称匣锦,图案多用小型几何纹或自然型小花,用色简单素雅,织造较粗,质地软薄,专用于装书画
匣之用;三称细锦,组织多变,花纹细琐,厚薄,苏州的其它特点是漳绒漳缎和缂丝刺绣。
四川蜀锦的传统特色是经线起花,而且经线呈彩条状排列,因此,织出的织锦往往带有彩条或彩格。蜀锦中有一种较有代表性的品种回回锦,即用各色不同的丝线排列成经,而纬异色五枚缎,但在总体效果上看则是有各种彩格的彩锦,因其形如回回,故称回回锦。此外,蜀地因与西邻,织造唐卡类织物也较多。
三、织款与作者
与书画等其它古玩不同,织绣品生产往往是一件集体作品,绣与缂一般还能说出其作者的名姓,而普通织品就很难鉴定其作者了,当然我们有时还可以依靠织款知道其作者、作坊或厂家名称。
目前所知最多的作者是绣工。有名的刺绣名家如元代管道升,她是著名书画家赵子昂的夫人,善书画也工刺绣,其绣多为佛教题材,番禺叶玉甫家尚藏其《十八应真图》一册。明代刺绣中最为著名的是明未顾家的女眷,如顾名世孙媳妇韩希孟和曾孙女顾氏,其所绣多以画为本,绣画结合,绣出的作品可以作为艺术欣赏品来保存,其流传至今的如《仿宋元名迹册》和《花鸟册》等,世称顾绣,因居上海露香园,又称露香园顾绣。至今在民间常可以看到顾绣一类作品,乃是把顾绣作为一类产品看待的。明代另一位刺绣大家是浙江人倪仕吉,嫁给义乌人吴之艺为妻,擅绣佛像,名重一时,尤长发绣,有人士像传世。
当然,明代以前的刺绣作品已较难看到,清代的恽珠、丁佩、得莲仙、赵慧君等都是当时苏州一带的刺绣好手,为顾绣的发展和苏绣的创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其中更为有名的几个未苏郡沈立和沈寿俩姐妹,她们都自幼学习刺绣,能诗善画,在刺绣中很下功夫,尤其是沈寿的作品曾得到慈禧的嘉奖。当然,她们二人的作品现在已不易得到,但沈寿于民国初年在南通创办南通女子绣工传习所,所中学生的作品亦多,而且多有“南通女子绣工传习所”款,亦属珍贵。与沈氏姐妹相似的还有无锡人张华基,她也曾于民国初年在上海设立刺绣传习所,亦有各种作品传世。解放后,刺绣艺人有名的可以苏州的顾文霞、任嘒闲、周巽先和朱凤等为代表。
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苏绣地区,在粤绣和湘绣发达的地区也能找到一些各地传统绣种的成名人物的代表作,如粤绣的余德、湘绣的肖咏霞和廖家惠婉玉等。广陵女子余韫珠,工绣仙佛人物、风格类宋绣,曾为王士祯著名文人绣洛神、浣纱诸图;徐湘萍善发绣。浦江倪仕吉刺绣能灭云针线痕迹,曾绣《心经》一卷。吴江杨和工发绣佛像;女儿沈关关能传其技,兼绣山水人物。青浦邵琨有针神之誉。吴县钱蕙亦擅长绣。武进钱芬,能把家乡景物入绣。长洲金采兰和卢元素,能诗工画,刺绣有名于时,句容骆佩香,元和周湘花,昆山赵慧君,皆能绣而有名。左宗孙女左又宜,嫁给书画家夏剑丞,工刺绣款均是没有名气的绣工,这需要做一些基础工作后方能理出一个眉目来。有些绣款经常借某个人的名号,如扇套上绣诗常作小山款,或许是一种商业行为,有时甚至是个刺绣作坊的流水作业产品,作品上有编号,但从绣的水平来看,倒也不尽是平庸之辈的作品。
缂丝作品上也常能看到缂工的落款,现有许多缂丝名家都是通过缂丝作品上的落款才知道的。如宁代的缂丝高手朱克柔、沈子蕃和吴熙等。朱克柔是南宋高宗时期云间人,其作品在当时就是官宦文人的争购对象,文彦可曾禺:“朱克柔,以女红行世,人物、枝石、花鸟、精巧疑鬼,工品价高,一时流传至今,尤成为罕赠。”朱克柔的许多作品一直保存至今,如《莲塘乳鸭图》、《缂丝花鸟图册》等。沈子蕃是南宋时吴郡人,吴熙是南宋时延陵见有缂款者,有易知道缂工名姓。
织物的款识一直不为人们所重视,事实上织物出现织款也是在明代才开始的。目前所知织有信息量最大的是藏于中国丝绸博物馆的一块清水缎巾,上织“南京局造”、“清水”、“声远斋记”三款,南京局造说明这其实是由南京的民间机坊生产的,清水是指其质量乃属上品。明清时期,江苏一带绸缎的上品称清水,较次者为帽料,再次者为倒挽,清水就是其对自已质量的标榜。贵州曾发现一件织有“良货通京”的头巾,也应属于这类广告性质的词语。
清代织款所见更多,但大量出于江南三大织造。风在江南织造中生产的织物有不少均织有某地织造 臣某某的款识,如“杭州织造臣文治”、“江宁织造臣七十四”、“苏州织造臣文通”等,其用途有类似于我国传统的“物勒工名”制度。也有一些既有织造官员名也有民间作坊名的织款,应该是由民间生产、织局委派或采办的产品,如“杭州万隆安字号本机”、“浙杭悦昌锦记本机选置”、“浙杭万丰载绒金库缎”等等,由此可知这些都是当时杭州的有名的民间机坊。有的时候,一些特别的织款也会是一些特殊织坊的名称,如故宫所藏织品中有织款作“耕织图”款者,应为当时北京的一个属于宫内的特殊染织机构所生产。此外,一些民间机坊也将自己的名号织入织物,当然,这也需要经过一番整理,才能由此知道这些作坊的地点、年代以及代表产品。
清未民初,一些有名的厂家也将自己的品牌和厂家名称织入织物。故宫就藏有一件浙江湖州达昌生产的梅竹鸟葛纹的绸料,上面还织有“浙湖达昌绸督造”及其飞马商标。再如像景织物一般也在幅边上织上生产厂家的名称和织品名称。有的是直接用都锦生名称的,如“都锦生名人书画”或“都锦生五彩锦绣”等,这是正宗都锦生丝织厂生产的,价值特别高。还有一些是用杭州启文、国华等丝织厂款的,大多是三十年代杭州其经几家厂家仿制生产的。
(本文摘自装修知识网)郯城装修第一网网络小编温馨提示:要装修,选好建材上郯城装修第一网再次感谢您对郯城装修第一网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注! 如有任何建议,欢迎您联系我们: 郯城装修第一网http://tancheng.zhuangyi.com/ 运营部电话:0539-3333017 6666017